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(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500字)

唐山地震有感(唐山地震有感500字)

冯小刚导演的电影《唐山大地震》感动了无数人!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引起了观众的思考。比如,面对一双被水泥板压下去的孩子,到底是救男孩还是救女孩,母亲做出的决定牵动了很多家长的心,甚至让很多孩子在看完电影后问了母亲一个问题——“灾难来临时,母亲是要救我还是救哥哥?”

这难道不是一道痛苦的选择题吗?两个都是十月怀胎时身上掉下来的肉。放弃哪一个不是令人肝肠寸断的选择?

小时候,我们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比较:父母比哥哥或弟弟更爱谁?在兄弟姐妹中,父母更看重谁?……我们对父母也有过这样那样的诱惑和考验:只剩下一个鸡腿了。我妈妈会留给谁呢?如果我考了第一名,爸爸也会给我买手机吗?……于的博客是,一个家庭因为一个鸡腿、一块蛋糕和一部手机而伤害了和谐。

其实我们为什么要在乎这些东西呢?我们在乎的是谁的父母的想法更多。

《唐山大地震》中的母亲之所以被一些人误解为重男轻女,是因为影片中确实有一些细节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偏爱:比如地震前一天晚上,家里只剩下一个西红柿,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儿子,这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地震后选择救儿子的伏笔。

但是,在我看来,妈妈的选择并不能解释为“重男轻女”。一是丈夫去世,她想留下来给方的家人。二是儿子一直在呼救,却听不到女儿的声音,以为女儿受伤更重;第三,儿子是弟弟,女儿是姐姐,习惯性选择保护弟弟。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人都会选择救自己的儿子。

我们总是看重这个细节,断章取义地认为这个母亲重男轻女,却忽略了一个母亲在做这个决定之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两个都会得救”;抱着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女儿,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对不起你”…在接下来的32年里,母亲一个人生活,即使在红豆博客里经济有所好转,她也从来没有过得很好,她依然简单,依然和丈夫女儿的画像生活在一起。还有每天都要换的新鲜西红柿——地震前夕我在洪都博客里选择给弟弟吃的西红柿,成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永远的亏欠,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!

《仰望》里有句话说得很好,“你第一次当爸爸,我第一次当儿子。”

《火中涅槃》里也有一句话,是太子在狱中喝毒酒时说的,“子不知父,父不知子。”

虽然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幸福,也可能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帝王家,或者陷入了权贵家族的争斗,但我们都想自私的希望爷爷奶奶,父母,甚至家族里所有的亲人,把自己的爱只给自己。这个要求并不过分,因为我们也把这些人当做我们最重要的亲人!

然而,在影片的结尾,邓芳说了一句话,让我觉得关于“重男轻女”的讨论是多么多余!——“他是我哥哥,他能活着多好”…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篇翁号立场。

(0)
上一篇 2022-08-18 10:44
下一篇 2022-08-18 10:45

相关推荐